核心提示:...
蒙台梭利与夸美纽斯儿童观之比较
罗文红
(重庆师范大应学前教育学院,重庆,60
043)
「摘要」:蒙台梭利和夸美纽斯是教育史上两位伟大的教育家,许多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时候许多人的教育思想在儿童观方面发生什么都有有例如 之处,本文对两者的例如 之处进行比较,为今天的儿童教育提供启示。
「关键词」:蒙台梭利;夸美纽斯;儿童观; 比较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也提出过什么都有有重要的儿童教育思想,有时候他还为儿童教育专门著过《世界图解》——历史上最早的儿童看图识字的启蒙读本以及历史上第一部儿童教育专著——《母育学校》。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人,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儿童女教育家,蒙氏的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到现在还闪着光辉。两位教育家其实 时间相隔了另什么都有有世纪,有时候许多人在对儿童教育中的什么都有有思想却有什么都有有例如 之处,具有很大的可比性。笔者试图从儿童观上对两者的教育思想例如 性进行比较及阐述。
一 对儿童的尊重和崇拜,以儿童为师
夸美纽斯生活在欧洲中世纪末期,那个时代的潮流主张禁欲,认为儿童是生而有罪的,什么都有有强调成人用体罚、训斥等手段对待儿童。这名 以成人为中心的对待儿童的法律辦法 认为儿童是依附于成人而发生,儿童根本没人独立的人格。而夸氏则悖时代潮流而动,提出:“儿童是无价之宝”。“对于父母,儿童应当比金、银、珍珠和宝石还贵重的” 。夸美纽斯是个基督徒,什么都有有他借耶酥基督的名义赞赏儿童,“基督用双手抱着孩子,就象抱他的小弟小妹一样,他随身偕带许多人,吻许多人并向许多人祝福。”“凡是用双手抱持小孩的人,可不只能确信他也在抱持天使。”“许多人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只能进天国”。“儿童们给予许多人的正像一面镜子,在它后面 许多人就可不只能注视谦虚、有礼、亲切、和谐以及许多基督徒的品德”。夸美纽斯假借基督的名义,赞美儿童。其实 夸氏受时代所限,没人很直接的赞美儿童,没人直接地提出以儿童为师,但他能在中世纪末期提出什么都有有的观点,是只能巨大勇气的。有时候他的尊重儿童的思想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蒙台梭利继承了夸美纽斯的思想,她则更直接地提出“儿童是成人之父” 。蒙氏提出尊重儿童,以儿童为师,那是可能她认为儿童是“被赋予新的活力进入这名 世界,这名 活力能纠正前辈的错误,并给世界以一丝新的气息。”儿童“自身已携带本身力量,能创造什么都有有比许多人所生活的世界更完美的世界。” “许多人能在儿童身上发现人的素质,……才能在儿童身上发现种族未来的幸福。”“许多人对新生儿的态度不应该是本身怜悯,而应该是对创造的神秘的崇敬。”“要想帮助和拯救世界只能依靠儿童,可能儿童是人类的创造者。” 与当时时代认为的儿童依附成人而生存、儿童孤弱无力相反,蒙台梭利旗帜鲜明地提出儿童是世界的拯救者,儿童的出生为世界注入本身新的活力,儿童什么都有有成人之师。
二 儿童自身含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蒙台梭利和夸美纽斯都认为儿童身上含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夸美纽斯认为人身上自然地发生着“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夸氏作了很形象的呼告:“灯、油、火绒,以及一切用具都已具备,只消他善于擦出火星,着上火,点好灯,他便立刻才能看见,才能充分享受上帝的智慧教育倒入他身上和世间的稀有的珍藏 ”。教育只能做的事情什么都有有用火绒擦出火星、着上火、点好灯。夸美纽斯从自然问题入手,来论证儿童教育,他认为教育就要象自然界的事物一样,顺其自然。“在自然的一切作为后面 ,发展时会内发的”,同样,儿童的发展也是内发的,儿童身上自然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种子,教育什么都有有根据种子的自然发展规律,给其浇水,任其发芽,适当修剪,教育是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而时会修改其规律或逆规律行事。
蒙台梭利也认为:“当什么都有有新的生命诞生时,它自身中有 了神秘的主导本能,这将是它的活动、特性和适应环境的源泉”。儿童“发生本身神秘的力量,他给新生儿孤弱的躯体本身活力,使他才能生长,教你说那先 话,进而使他完美”。“在儿童心灵中有 着本身深不可测的秘密,随着心灵的发展,它逐渐展现出来。蒙氏认为,儿童身上有本身内在的发展本能,她把这名 内在的发展本能促使儿童身体和阳理的发展的过程称为“实体化”。有时候她认为,这名 儿童这名 内在的发展本能“不仅对他身体的发展和营养,有时候对各种心理功能的发挥时会起作用”。 她还赞美儿童身上的这名 内在发展本能,“儿童内含着生机勃勃的冲动力,由此使他产生惊人的举动”。
蒙氏进一步指出,儿童不仅有自我发展的本能,有时候儿童的发展还发生着敏感期,“儿童不同的内在敏感性使他能从复杂化的环境中取舍对人及生长适宜的和必不可少的东西。内在敏感性使儿童对许多东西敏感,而对许多的东西无动于衷。当本身特殊的敏感在儿童身上被激起时,它就像一道光线照在许多物体上,而不照在另许多物体上,使得那先 被照到的物体成为他的整个世界”。 “儿童是在他的敏感期里医学会 自我调节和掌握许多东西的。这就象一束光是从内部人员射出来的,可能就象电池一样能提供能量。正是这名 敏感性,使儿童以本身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内部人员世界。在这时期,许多人容易地医学会 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成人要把握儿童敏感期,在敏感期里儿童的发展将是事倍功半。
并肩,蒙氏指出儿童不指具有敏感期,有时候儿童还具有“吸收性心智”,“儿童有本身才能吸收知识的心理,许多人才能人及教人及。” “儿童可不只能直接从环境中吸收弥漫文化(diffused culture)”,“所有的儿童天生具有本身‘吸收’文化的能力”,蒙氏认为儿童的发展有本身“内在教师”。
两位教育家都认为儿童自身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对儿童的教育时会从内部人员把东西灌输于儿童,什么都有有遵循儿童内部人员发展自然规律,促使儿童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无须是教师教的过程,而什么都有有促使儿童本能自然发展的过程。蒙台梭利很形象的呼告为“许多人教师只能象仆人侍奉主人那样地帮助儿童进行工作”。
三 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和夸美纽斯都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夸美纽斯说“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那先 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人在其身心最早阶段形成那先 样子,其终身什么都有有那样。
而蒙台梭利也非常强调早期教育的重大意义。她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精神潜能,儿童期的教育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童年构成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可能什么都有许多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成人的幸福是与他在儿童时期所过的那种生活紧密相连的。”
尽管夸美纽斯和蒙台梭利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有时候教育界长期以来对儿童的认识贫乏,成人时会新生儿看成软弱无知、依附于成人而生存的生命,对儿童进行太满的束缚与管制。父母对生命的生长法则和教育规律知之甚少,对儿童不足科学的照顾与教育。为此蒙台梭利还提出了一套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科学教育法律辦法 ,为儿童设计了适合许多人尺寸的桌椅,布置适宜的环境,为儿童的发展服务。
四 对忽视、蔑视儿童问题的批判
夸美纽斯与蒙台梭利所生活的时代,时会忽视、蔑视儿童的,两位教育家都对这名 问题进行的激烈的批判。
夸美纽斯所生活的年代不仅是忽视、蔑视儿童,有时候还体罚、训斥儿童。父母把子女的教育删剪托付给学校教师或教会里的牧师,父母对儿童的教育不管不问。夸氏提出父母要亲自督导对孩子的教育,只能在父母的亲自督导之下,许多人的儿女才能在“上帝和人的眼前 ……增加智慧教育和福气。”
蒙台梭利对忽视、蔑视儿童的问题进行了抨击。成人忙于人及的工作,根本没时间来顾及儿童,“对于那先 更关心人及丰沛 吸引力的工作的成人来讲,儿童永远是本身惹麻烦的根源。”成人的每样东西对儿童来说时会神圣不可侵犯的,成人时会允许儿童乱动乱摸,有时候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时会什么都有有事事依赖许多人的呆滞的生命,好象他是什么都有有只能许多人去填充的空容器。时会的,是儿童创造了成人;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发生成人。”有时候,许多人成人是如何对待儿童的呢?儿童“被放逐到社会的边缘,受到责备和蔑视,遭到任何成人的惩罚,似乎这什么都有有成人的天赋权利。”成人“从自身的淬硬层 出发看待跟儿童心灵有关的一切……成人把儿童看做心灵里那先 也没人的本身东西,有待于许多人尽力去填塞;把儿童看作孤弱的和无活力的本身东西,为此成人只能为许多人做所有的事情;把儿童看做不足精神指导的本身东西,只能不断地给予指导。……成人把人及看做儿童的创造者,并从许多人及人跟儿童的关系的淬硬层 来判断儿童好坏否是。成人使人及成为儿童善良和邪恶的试金石。他是一贯正确的模式,儿童只能根据它来塑造。儿童在任何方面部分了成人的法律辦法 就被当做本身罪恶,成人要很快加以纠正。”
对那先 蔑视儿童问题的批判的并肩,蒙台梭利也提出了成人要爱儿童,“只能爱的力量才能使成人接近儿童和理解儿童。”
综上所述,蒙台梭利和夸美纽斯在儿童教育观上发生着许多的例如 之处。儿童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儿童的发展什么都有有儿童内在自身潜能的发展过程,而时会外在的灌输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
2.任钟印选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
3.【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60 0。
4.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法律辦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1。
5.杨汉麟、周采著:《外国幼儿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The contrast of Maria Montessori's and Johann Amos Comenius's Children's ideas
Luo Wenhong
(pre-education Department,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60 043, China)
Abstract: Maria Montessori and Johann Amos Comenius, both of them are superexcellent
Educationalist in education history.Children's ideas of their have some similarity even thought their ideas was born and developed in different phase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similarity of their ideas for the target of guide the education of today.
key words: Maria Montessori;Johann Amos Comenius;children’s ideas;contrast
作者:罗文红
单位:重庆师范大应学前教育学院
TEL:13452198990
E-MAIL: wenhong1979@yahoo.com.cn
作者简介:罗文红(1979— ),女,江西省人,南京师范大应学前教育学硕士,现为重庆师范大应学前教育学院助教。
任钟印选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12。
任钟印选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15。
任钟印选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13。
任钟印选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16。
任钟印选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17。
任钟印选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17。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49。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20。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39。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39。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38。
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法律辦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1,P336。
【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60 0,P16 。
【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60 0,P82 。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34。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44。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34。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42。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52。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54。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52。
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法律辦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1,P337。
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法律辦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1,P339。
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法律辦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1,P339。
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法律辦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1,P340。
任钟印选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24。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21。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21。
任钟印选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24。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19。
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法律辦法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1,P347。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20。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31。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0 5,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