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 心理规律
  •   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例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担心孩子不长记性,重复犯错,因此经常习惯性地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

      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孩子们出现这样的反应后,家长内心里也知道这样“唠叨式”的教育极为低效,可是却也忍不住不继续“唠叨”,非常容易造成双方都疲惫不堪。

      当孩子陷入“超限区间”的时候,内心会出现不耐烦、逆反、自卑、慌张、逃避的心理与行为状态。

      而将孩子带进“超限区间”的人会被孩子的潜意识里视为厌烦、可怕、反感的人。

      当此人在现场时,孩子将会在行为上产生抗拒、远离、如履薄冰的表现,直接表现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甚至通过疏远来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

      因为,孩子们并不希望自己成为不耐烦、逆反、自卑、慌张、逃避的人,一旦出现了不耐烦、逆反、自卑、慌张、逃避的情绪,在没有外力支持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无力感和焦虑,于是更容易引起“超限效应”的继续恶化。

      这种存在与孩子内心深处的“犯错-超限-焦虑-逃避-犯错”的恶性循环,让孩子们痛不欲生。

    猜你喜欢

    python和c++的区别,小学生先学哪一个

    一、Python和C++有什么区别?难易程度不同:Python比较简单,像是在用英语说话一样写程序。C++比较难,需要写很多符号,比如{}、;等。学习目的不同:Python适合

    2025-10-20

    初中作文《我与北京的故事》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座难忘的城市,而对我来说,那座城市就是北京。我的幼儿园时光是在北京度过的,虽然那时我还小,但那段记忆一直温暖地留在心里,像一盏小灯,时常让我想起那份单纯的快乐

    2025-10-15

    请以“我与xx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求作文。童年的记忆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曾在盛夏的午后品尝妈妈刚刚切开的还带着蒜味的瓜:曾与小伙伴一起嬉戏玩闹笑声回荡云雪;也曾在看雪听风中体悟到不一样的内心感

    2025-10-15

    解锁汉语拼音,轻松入门!推荐61EO在线学习平台

    亲爱的家长和汉语学习者们,你们是否还在为孩子拼音发音不准而烦恼?别担心!今天强烈推荐https://www.61EO.com/pinyin/——这个专为汉语拼音量身打造的学习宝

    2025-10-09

    Ytonn, bring the beauty of embroidery into your lifestyle

    YTONNisabranddedicatedtoturningembroideryintoanartformthatspeaksofeleganceandindividuali

    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