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爱无处不在的教案 教学设计
- 时间:
- 浏览:273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关爱无处不在活动目标通过了解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社会福利机构和公共设施,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幼病残者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明白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和帮助弱势人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活动准备1
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关爱无处不在
活动目标
通过了解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社会福利机构和公共设施,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幼病残者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明白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和帮助弱势人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活动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福利机构、公共设施的资料。
2.教师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曾经向残疾人、老年人、失学儿童伸出过自己热情的双手,或是看到过身边的人帮助残疾人、老年人、失学儿童的情景吧,说说当时的经过以及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二、聚焦爱心广场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教师:除了个人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外,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公共设施:盲人专用卫生间、无障碍公交车、盲人电梯、盲道
法律规章: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社会团体、机构:残疾人联合会、敬老院、孤儿院
公益活动:义演、募捐、希望工程
其他:手语新闻、国家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等
教师:正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成员,所以我们的政府和社会给予弱势群体生活上和工作上的一系列特殊照顾,使他们能生活得更方便、更快乐。
2.观看教科书第23~24页的图片,谈感想。
教师小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社会对老、幼、病、残者的关怀,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对弱势人群的尊重。
三、如果我在场
教师:国家和社会为弱势群体考虑得如此周到,为的就是使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感到安全和自信。但是如果遇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呈现下列情景:
(1)公共汽车上的老幼病残孕专用座位上坐着一位身体健壮的年轻人;
(2)盲道上停放着自行车;
(3)残疾人专用卫生间的扶手被损坏。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