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是我们的心意的教案 教学设计
- 时间:
- 浏览:238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这是我们的心意活动目标通过搜集各种助残帮困的活动资料,使学生感受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感受助人的快乐。活动准备搜集媒体上有关助残帮困的资料。
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这是我们的心意
活动目标
通过搜集各种助残帮困的活动资料,使学生感受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感受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搜集媒体上有关助残帮困的资料。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歌欣赏
1.呈现诗歌的内容,学生朗读。
也许,衣裳依然破旧,但信念已经为我鼓起了风帆。
也许,课桌依然简单,但前方已经为我升起了明灯。
也许,生活依然贫穷,但知识已经为我补充了营养。
也许,声音依然幼稚,但希望已经让我发出了呼唤。
2.交流:诗中的“我”是指谁?他可能过着怎样的生活?是什么力量使他发出了呼唤?
二、走进“希望工程”
1.出示“希望工程”标志图片。
教师简单介绍“希望工程”。(参见教科书第27页的“小资料”)
2.学生汇报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希望工程”的图文资料。
3.播放湖南经济电视台“爱心改变命运”的节目片段或当地电视台的类似节目片断。
4.出示领导人对“希望工程”关怀的照片。
学生朗诵诗歌。
当贫穷不再剥夺前程,
当阳光已经打开心灵。
我们的眼睛为什么如此明亮,
因为未来充满了许多目光,
来自各方向,照耀着我们的成长。
教师小结:“希望工程”帮助这些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让他们又回到了小伙伴的中间。
三、处处有真情
教师:除了“希望工程”,还有很多帮助弱势群体的公益活动。请大家看看教科书第27页上的一组图,你知道图中分别是什么活动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
教师:你们参加过类似的公益活动吗?把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许由于能力有限,我们暂时还无法实现所有的愿望,但是只要心中有一颗爱心,我们随时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意。
四、小论坛
讨论题目:(1)帮助他人一定要很富有吗?(2)为什么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汇报各组的观点。
第二课时
一、故事会
1.阅读教科书第28页的小故事,并说说故事中的成帅同学是怎样获得“希望工程1+
2.学生说说自己参与公益活动的行动计划。
二、捐赠计划
1.教师: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课前大家也作了调查。现在请大家分组策划一次捐赠或义卖活动,首先要选定捐赠对象以及捐赠形式,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用适当的方式帮助你们想帮助的对象。(教师提供策划书的样稿如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