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反思 岂能把劳动当惩罚
- 时间:
- 浏览:238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学校同事李老师管理学生可真有一套,不仅各项班级任务能及时保质保量完成,班级秩序井井有条,而且学生规规矩矩,十分听话。向其讨教经验,李老师不禁津津乐道,颇为得意,向我道出了秘密。他说,学生不听
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学校同事李老师管理学生可真有一套,不仅各项班级任务能及时保质保量完成,班级秩序井井有条,而且学生规规矩矩,十分听话。向其讨教经验,李老师不禁津津乐道,颇为得意,向我道出了秘密。他说,学生不听话,在耐心教育也没用的情况下,就罚学生去劳动,如罚扫地、拖地板、拔草等。这样一来,保管有用。是吗?我对此十分怀疑,问他都有什么用,他说,一者,学生一见到劳动马上就变乖了,再者,这样还能帮助班级做事情,让他们学会了劳动,锻炼了能力,何乐而不为?听他此言,我恍然大悟,觉得非常有道理,是个好办法,但细细体味,总感觉这种办法还很欠妥,在成功的背后,似乎失落了什么,值得推敲。
诚然,让学生劳动没错。劳动是人的一种能力、一种习惯、一种意志,也是一种美德,我们要让学生从小学会劳动。但培养学生劳动也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和引导,尤其是教育中一旦把劳动和惩罚联系在一起,这种劳动的效果就很值得怀疑,劳动也不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好。
首先,把劳动当作一种惩罚,暴露了教师错误的教育观。教师之所以会把扫地、拖地板、拔草等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在潜意识里,反映了教师自身对劳动错误的认识。在有的教师看来,劳动是一般人不愿干的事情,劳动可以通过消耗人的体力,达到刺激人精神的作用,从而让人畏惧,进而接受批评,改正错误。正因为劳动有这样的强迫效果,教师才想通过劳动达到惩罚学生的目的。不可否认,通过这样的劳动惩罚,学生确实尝到了劳动的苦头,从而不再调皮、不听话,班级纪律也显得空前得好。岂不知,在这些表面完好的背后,却是学生从此不再喜欢劳动的事实,其原因在于劳动惩罚直接伤害了学生的心,他们在劳动中尝到了劳动的羞辱,对劳动有不堪忍受的压抑感。看看我们的周围,越来越多的学生害怕劳动,这除了跟我们的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劳动锻炼有关外,还跟我们教师的这种不恰当的劳动惩罚教育不无关系。
其次,把劳动当作一种惩罚,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劳动观。教育中,教师的任何言行对学生都有影响,都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劳动也不例外。而教师把劳动当成一种惩罚,学生自然得到的是“劳动是惩罚”、“劳动可耻”的错误信息,在这种错误信息的引导下,学生尝到了劳动的辛苦,自然会以此转化成对劳动的抱怨,从而讨厌劳动,认为劳动是犯错误的人干的低级事情。对此,我又专门对李老师班上的学生作了调查。我问他们喜欢劳动吗?绝大多数学生直言不讳地表示不喜欢,只有少数学生违心的说喜欢。而且,据学生们反映,平时班级里的事情只有老师和班干部安排了才做,很少有学生主动去做。更加让人担忧的是,有的班干部也开始学着老师的做法,用罚扫地、拖地板、拔草等办法来惩罚不听话、犯错误的学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