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委重申:小学生学两年拼音 ,小学生 学写汉字
- 时间:
- 浏览:446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导读: 在市教委昨天召开的相关研讨会上,记者获悉本市将重点推进小学一、二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并逐步扩大至小学中高年级。本市还将开展一、二年级语文教......
在市教委昨天召开的相关研讨会上,记者获悉本市将重点推进小学一、二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并逐步扩大至小学中高年级。本市还将开展一、二年级语文教材识字、写字、带读字等数量、频度、坡度的比较研究,并将梳理学习内容与要求,形成教师版和家长版,向社会公布。“一年级不学拼音是误读。”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说。
三个“没有”
“一二年级没有抄写、默写字母、音节的要求。”“一二年级没有为汉字标注音节的要求。”“拼音学习没有掌握拼音术语及相关专门知识的要求。”
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薛峰用三个“没有”,说明了小学语文教学对汉语拼音教学标准。他介绍,这并非新制定的标准,而是自2004年本市实施二期课改以来就一直沿用至今。和一期课改集中9周教拼音不同,二期课改针对孩子集中学习容易产生枯燥感的情况,将拼音和识字同步进行。事实上,拼音学习时间有2年,分为三个阶段——学习准备期,教师会有意识渗透发音规律的介绍;随后的6到8周为拼音教学强化阶段,主要通过念儿歌、做游戏等方式,让孩子觉得学拼音很有趣;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所有课文都有拼音标注,帮助孩子学习和巩固。
薛峰坦言,虽然课标始终未变,在实施过程中,却被一些商业培训机构夸张或误读,也让一些焦虑的家长不得不将孩子送进学前培训班。他强调,孩子学习语文,不仅是认识几个字、会拼读就行了,更重要的是要借助文字载体,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规则意识,为人处世之道。
四个步骤
薛峰坦言,尽育主管部门多次重申“抢跑”,但是,一旦“别人家的孩子”学了许多东西,不少家长难免会焦虑。从多年实践来看,在一个班级,如果很多孩子可以熟练拼读拼音,那些没有刻意学过拼音的孩子在入学之初,可能会觉察到“我怎么比别的小朋友差”,但是,半个学期后,这种差异会明显缩小,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才是决定其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
“我们要为不超前学习的孩子提供成习体验。”武宁小学校长孙纳新介绍,新学期开始,该校设计了四个步骤,让这些孩子快乐启航——将这些孩子安排在教室中心区域,方便老师给予更多关注;为了孩子的自尊,老师通过“悄悄话”的形式,提醒他有哪些薄弱之处;鼓励孩子在学校的数字平台上写“收获卡”,寻找成功感;组织韵母声母接龙等课堂小游戏,先让基础较弱的孩子发口令,不让他们在群体中感到尴尬,而让他们通过参与,分享他人智慧。
本报记者陆梓华
(原标题:市教委重申:小学生学两年拼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