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的意义的教案 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
- 时间:
- 浏览:242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课题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第十二册42页。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进一步培养
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课题 | 反比例的意义 | |||||||||||||||
教学内容 |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第十二册42页。 | |||||||||||||||
教学目的 | 使学生认识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综合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反比例关系的意义和判断 | |||||||||||||||
教学难点 | 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 |||||||||||||||
教学理念 | 小组合作,自我探索,小组讨论 | |||||||||||||||
教学设计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过程 | 学生活动过程 | ||||||||||||||
一复习1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复习2 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 二新授教学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学生观察表格 观察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第二个例题 观察表中的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数量关系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 五巩固练习 六作业 | 什么是正比例关系? 判断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并说出理由? 1小华骑自行车的速度一定,骑车的路程和时间。 2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和钱数 3同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和边长。 讲评: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 1,先看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和变化的量 2,再看这两个量的商或比值是不是一定(不变) 3,用字母表示:=k(一定) 出示例题: 工地要运240吨水泥,如果每天运的吨数分别是240,120,80,60……各需要多少天?每天运的数量和需要的时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表格,小组讨论,表中的数量有哪些: 每天运的数量,和运的时间,这两个量在表中变化吗?有什么关系? 240×1=240 120×2=240……… 学生讨论得出:每天运的数量和需要的时间两个量在不停的变化,但是,这两个量的乘积一定,这两个量的乘积就是工地要运的240吨水泥。 每天运的吨数×天数=运的总吨数(一定) 糖果厂包装一批糖果,每袋糖果的克数和装的袋数的情况如下表。
回答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2装的袋数是怎样随着每袋装的克数的变化而变化的? 3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 每袋装的克数和装的袋数这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两个量都在变化,但是,这两个量的乘积始终是一定的。 每袋装的克数×袋数=这批糖果的总克数(一定) 像上面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 xy=k(一定) 纸的总页数一定,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 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他们与纸的总页数有: 每本的页数×装订的本数=纸的总页数(一定) 所以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成反比例。 练一练 练习八 2 | 学生回答成正比例的量的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正比例关系 观察题目 结合题目填表格 学生讨论表中的两个数量的关系 每天运的数量扩大,需要的时间就缩小 学生观察题目,回答问题看题中数量间的关系:每袋装的克数扩大,袋数就缩小每袋装的克数缩小,袋数就扩大。 学生说两个例题中的哪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学生尝试做练习 学生尝试做练习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