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母的难处的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 时间:
- 浏览:222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1、父母的难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导入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有哪些不满。2、当我们发出这样
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1、父母的难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有哪些不满。
2、当我们发出这样的抱怨时,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父母有多难?他们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辛苦和难处啊!
二、 指导开展“看看父母有多难”调查活动。
1、我们要想调查了解父母的难处,可以用哪些方法呢?看看书,也可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交流,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实际情况分组。
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采访调查方式,制定调查计划,教师进行指导。
5、提醒学生调查时还注意什么?(注意自己的态度,要有礼貌,不能打扰被体谅者的工作和学习等。)
6、预祝同学们的调查活动取得成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汇报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情况。
2、全班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 全班交流
1、各组派代表将本组了解到的父母某方面难处写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将父母的维处分类:身体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工作方面的……
3、引导学生发现父母的难处哪是由自己引起,或与自己有关系的,
记录下来。
4、讨论:父母的那些难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欣赏佳作《妈妈的手》,思索交流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的原因是什么。
6、老师进行总结提升。
四、 课后活动
双休日时与家长交换角色,做一天临时家长,然后记录自己的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辩论、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父母解决一些难处,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小小辩论会:大人的难处我能帮着解决吗?
1、小组讨论:
(1)说明你同意书中哪方的意见?为什么?
(2)举一两个事例(你亲身经历或看到的、了解到的)来说明你的观点。
2、全班讨论。
(1)全班分成甲、乙方两个大组。推选一位小主持人。
(2)甲方为正方,乙方为反方。
(3)宣布规则。先思考3分钟,想好了再说,发言时不能超过5分钟。由于时间关系,发言时不能重复别人的话。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不随便插话,等别人说完再发言。
(4)全班同学进行辩论。
3、师小结:大人有大人的难处,他们面临着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有着我们小孩所不知道的难处。大人的难处也有大有小,有些难处我们能帮着解决的,我们应该帮父母解决,有些难处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帮着解决,但我们可以安慰父母,不再给他们增加烦恼。
二、送父母一片阳光
上一篇:下面没有链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