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大概念下的美术教学实施——中学美术学科专题...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蓝色的天空中
拖着长尾巴的风筝
云淡风轻
一场关于”大概念”的学习与讨论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3月7日,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艺体教研室有幸邀请到了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尹少淳教授作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中学美术教研员高英老师主持,近百位美术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中学美术教研员高英老师主持活动 近百余位美术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尹少淳教授作题为《大概念:理解知识的新角度》的专题讲座。
尹少淳教授围绕大概念展开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主要围绕什么是大概念、大概念与小概念的关系、大概念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如何在课堂中应用与实施、大概念与学科关系等问题做了深入剖析。
尹教授从“大概念”出发讲解美术课程设计的思路与方法,介绍“主题+单元式”学习实施路径和具体的程序。使教师更加明确了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下,大概念可以让我们从宏观入手,树立整体观念,再围绕基本问题确立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能力。
尹教授从“大概念”出发讲解美术课程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尹教授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和直观的案例,结合诙谐幽默的讲解,让教师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大概念的美术教学的作用。
教师们认真记录,仔细聆听,深刻体会到当前“大概念”与美术教学改革的碰撞与融合。
老师们有感而发:
就当前“大概念”与美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艺术创作中。
建构主义教学认为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的理解,学生建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记忆、回忆或模式化的应用来再现。
将艺术创作视为一个探索和表达“大概念”的机会,反映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
这意味着学生不是从死记硬背的公式中产生艺术作品,需要围绕大概念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来探索和表达;是基于真实世界的建构实践,让学生像成人艺术家一样创作,学习他们是如何创造艺术的。
虽然,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让学生成为专业艺术家,而是将教室中的艺术创作变为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探索真实的世界。
碰撞才会产生思维的火花,我们在课改中也实践探索了很多年了,与专家的交流总能让我们醍醐灌顶,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从中学习汲取真正的营养,其中的玄妙还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教师们在微信群中交流 尹教授与教师们在一起探讨最后,教研员高英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并对尹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鼓励美术教师不仅要成为美术课程的实施者,还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在不断地学习、反思、实践的过程中,推进丰台区美术学科教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摄影:李蕊、李彦、尤江
审稿:杨俐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