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毫米和分米的教案 教学设计与反思
- 时间:
- 浏览:246
- 来源:少儿教育在线
第三单元 毫米和分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教学重难点: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具:学生尺、米尺、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
欢迎来到少儿教育在线,在您阅读的时候送您一句名言:本周名言--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少儿教育在线小学教师专区刚刚推出,将逐步完善,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第三单元 毫米和分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重难点: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具:学生尺、米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 口答。
2、 动手量一量,我们的数学书大约宽( )厘米。
3、 引入课题。
二、认识分米。
1、 用手比划一下10厘米的长度。
2、 指出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如:笔盒的长度是20厘米,还可以怎样说?
3、 动手画一画1分米。
4、 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5、 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下?
6、 1米是多少厘米?10厘米就是几分米?1米里有几个10分米?
1米就是10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三、认识毫米。
1、 学生用学生尺测量一下数学书的厚度有多少厘米。
2、 介绍:厚度还不够一厘米,我们就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
3、 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4、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的厚度是一厘米。
5、 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里,毫米应排在什么位置?
四、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2、3、4、5、6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学后记:学生自学了用字母表示各个长度单位,又动手画了各个长度。效果较好。
第二课时: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掌握长度单位之间进行换算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难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2、 1米=( )分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二、新授。
1、 教学例1。
2、 出示课件,问:你能量出自动铅笔芯有多长吗?
6厘米。思考,如果用毫米做单位,这根笔芯长多少毫米?
说一说自已的想法,组织学生比较,找出一种自已认为最好的方法。
3、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4、 小结。
5、 教学例题2。
(1) 出示例题图及问题。
(2) 学生独立完成。
(3) 指名说一说思考过程。
(4) 练习:30厘米=( )分米 50厘米=( )分米
(5) 小结。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2、3、4、题。
老师可适当补充一些习题。
四、全课小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