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

李白存世诗文约有千余篇,代表作有《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其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音律和谐,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

李白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701年-724年)

李白五岁时随家人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尤喜老庄道家学说。二十五岁左右开始漫游各地,足迹遍及今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仕途经历(725年-744年)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漫游生活。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李白抵达长安,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被召入宫廷,供奉翰林。然而,由于性格不羁,不愿同流合污,加之遭到权贵排挤,不到三年便离开了长安。

漫游时期(745年-756年)

离开长安后,李白继续过着漫游生活,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优秀诗作,并与杜甫等诗人结为挚友。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的生活更加动荡不安。

晚年生活(757年-762年)

至德二载(757年),李白因参与永王李璘的叛乱而被流放夜郎(今贵州一带),途中遇赦。此后,他继续过着漫游生活。上元二年(761年),李白病重,次年在当涂县(今安徽当涂)病逝,享年61岁。

李白代表作品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诗歌特点

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是浪漫主义色彩浓厚,想象丰富奇特,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创造出瑰丽奇特的艺术境界。如《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将瀑布比作银河,气势磅礴,想象奇特。

豪放飘逸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放不羁的气概和飘逸洒脱的情怀,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自由精神。如《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体现了诗人旷达豪迈的人生态度。

音律和谐

李白诗歌语言流畅自然,音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美。他的诗歌多被后人谱曲传唱,成为千古绝唱。如《静夜思》简洁明快,音韵和谐,易于传诵。

意境高远

李白诗歌意境高远,气象恢宏,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由、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不乏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

李白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人物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标志。

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影响了无数后世诗人,尤其是在宋代,苏轼等人继承和发展了李白的诗歌风格。李白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传颂,也在日本、朝鲜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白的诗歌至今仍被广泛传诵,许多诗句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他的诗歌精神和艺术成就,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