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

(751年—814年)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

孟郊是唐代"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以诗风苦涩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民间疾苦和自身坎坷的人生经历,语言质朴而有力,感情真挚而深沉。代表作有《游子吟》《登科后》《岁暮归南山》等。

孟郊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751年-796年)

孟郊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少年时期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屡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才在贞元十二年(796年)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仕途经历(796年-814年)

孟郊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先后任溧阳县尉、湖州长城县主簿等小官,生活清贫。贞元十九年(803年),他被韩愈推荐给当时的宰相,但未能得到重用。元和九年(814年),孟郊在洛阳病逝,享年64岁。

文学成就

孟郊是唐代"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以诗风苦涩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民间疾苦和自身坎坷的人生经历,语言质朴而有力,感情真挚而深沉。他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是唐代诗坛上的重要人物。

孟郊代表作品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春望

春望却低回,春心莫愁思。

春愁正断魂,春恨还断肠。

春心莫愁思,春望却低回。

春恨还断肠,春愁正断魂。

秋日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孟郊诗歌分类

孟郊诗歌特点

苦吟精神

孟郊是唐代"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以诗风苦涩著称。他对诗歌创作极为认真,常常为了一句诗反复推敲,甚至"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种苦吟精神使他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质朴有力

孟郊的诗歌语言质朴而有力,不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如《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亲情,令人感动。

情感真挚

孟郊的诗歌感情真挚而深沉,多表现民间疾苦和自身坎坷的人生经历。如《岁暮归南山》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表达了诗人被弃被疏的痛苦心情,令人同情。

形象鲜明

孟郊的诗歌善于创造鲜明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登科后》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金榜题名后的喜悦心情,形象鲜明,令人难忘。

孟郊对后世的影响

孟郊是唐代"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苦吟精神和诗歌创作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成为唐代诗坛上的重要流派。

孟郊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后世无数诗人的创作。他的许多诗句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

孟郊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有重要价值,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诗歌表现民间疾苦和人生坎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孟郊的思想和文学成就,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