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

(813年—858年)

李商隐(813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李商隐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华丽精巧,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尤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其诗歌多隐晦曲折,含蓄蕴藉,被后人称为"诗中的谜"。代表作有《锦瑟》《无题》《夜雨寄北》《马嵬》等。

李商隐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813年-833年)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大和三年(829年),李商隐十七岁时,拜王茂元为师,开始学习诗文。大和七年(833年),李商隐二十一岁时进士及第,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仕途经历(833年-850年)

李商隐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先后投靠牛僧孺和李德裕两个政治派系,但由于两派之间的激烈斗争,使他处境尴尬,仕途坎坷。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县尉、汝州刺史等职,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

晚年生活(850年-858年)

大中四年(850年),李商隐被任命为太常寺博士,但不久便辞官回乡。此后,他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创作了大量优秀诗作。大中十二年(858年),李商隐在家乡病逝,享年46岁。

李商隐代表作品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诗歌特点

华丽精巧

李商隐的诗歌语言华丽精巧,辞藻丰富,善于运用典故和意象,创造出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如《锦瑟》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运用珍珠和玉石的意象,表达深沉的情感,语言华美而意境深远。

含蓄隐晦

李商隐的诗歌多含蓄隐晦,意蕴深厚,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他的许多诗作,尤其是无题诗,往往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暗示、象征等手法,含蓄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和蜡炬为喻,含蓄地表达了爱情的执着和痛苦。

情感深沉

李商隐的诗歌情感深沉,充满了对爱情、人生、历史的思考和感悟。他的爱情诗如《无题》系列,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奈感伤;他的咏史怀古诗如《马嵬》,则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丰富

李商隐的诗歌意象丰富,善于运用自然景物、历史典故等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意象世界。如《锦瑟》中的蝴蝶、杜鹃、珠泪、玉烟等意象,《无题》中的春蚕、蜡炬、云鬓、青鸟等意象,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李商隐对后世的影响

李商隐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成为晚唐诗坛的代表人物。

李商隐的华丽精巧的诗风,对宋代的"花间派"和明清的"格调派"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含蓄隐晦的表达方式,也成为后世诗人学习的对象。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美的艺术表现,成为中国古典爱情诗的典范,影响了无数后世诗人。他的许多诗句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已经成为表达爱情的经典名句。

李商隐的诗歌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也对日本、朝鲜等国家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诗歌艺术成就,使他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